2021年10月28日,随着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在吉林省白城市、四平市等地举行全面建设启动仪式,吉林省今年的“天字一号”工程正式拉开大幕,到2025年,工程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,年发电量达到800亿千瓦时,累计总投资1850亿元
吉林省是全国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,风电资源丰富。其中,白城作为省内风能资源富集区,地处西部平原区,在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控制下,常年多风,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280万千瓦,与中国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当,发展潜力巨大。
陆上风光三峡工程主体区域覆盖白城、松原及四平双辽,“陆上风光三峡”项目的建设,将充分发挥吉林省西部地区丰富的“风”“光”资源和充裕的土地优势,利用鲁固直流特高压通道和“吉电南送”特高压通道等电力外送条件,大力发展风电、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基地。
据了解,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后,将统筹西部“陆上风光三峡”、东部储水蓄能工程,力争到“十四五”末,吉林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。
其中,白城市作为国家首批千万千瓦风电基地、全国唯一的风电本地消纳示范区、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国家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,是吉林“陆上风光三峡”工程的建设主力军,2021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将超过300万千瓦。
吉林省的陆上风光三峡是一个大项目,预计到2025年,投资额不小于1850亿,2030年,投资总额将达到3000亿。此项目是一个对吉林省发展带来史无前例促进作用的项目,对吉林省西部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,为吉林省西部那片相对贫瘠的土地带来新的生机。
陆上风光三峡的建设不单单是架风机、铺太阳能板,很多公司直接把工厂建在当地,如东方电气、三一重能、天能重工、哈电新能源、水发兴业能源,凡瑞重工、阳关绿源、浙江正泰新能源、蓄源新能源等公司均在通榆建设有相关设备制造基地。
而这仅仅是在通榆一县之地,在白城,松原,四平等地均有类似等地公司在不断成立,新能源工厂在不断落位,部分工厂的结算中心和区域总部也搬到了省会长春市。
随着这些工厂的建设,吉林省西部地区除了完成“变废为宝”转变,把风害变为风利,把大风、盐碱地、光照时间长等劣势转变为优势建设成为能源输出重镇,也将能发展成为北方重要的能源设备制造基地。